【電影之後的討論】這當然不是業配文。(拜託人家哪需要業配啊,不過看完電影再看文會比較容易懂喔)
廣告打得好大,妹妹也等了好久,這部”腦筋急轉彎”讓妹妹又笑又哭地走出電影院。緊湊的劇情、豐富的對白,妹妹看的時候得全神貫注,才能跟得上對白裡隱含的訊息或代表的意義。
我們踩著人行道上被颱風颳落的滿地綠葉,意猶未盡地聊天:
『媽媽,你最喜歡誰?』
『我最喜歡…樂樂啊!妳呢?』
『我最喜歡憂憂ㄟ,她很好笑。』
『啊?憂憂哪裡好笑?』我聽得一頭霧水。
『她什麼都覺得憂傷,就很好笑啊。』妹妹邊閃過大樹幹邊回答我。
『那為什麼我平常笑的時候都被妳罵啊?』我立刻『補上一刀』,一吐我心中的怨氣,明明妳自己就常常是憂憂。
『那時候我又沒看過這部電影!』妹妹馬上回答。
這倒讓我靈機一動,藉由電影孩子更明白情緒的運作之外,也許還能進一步聊些甚麼。
『所以我猜在妳的大腦裡,常常是”憂憂”在按鈕主導吧。』電影劇本真好用。
『……』有人裝死。
『不過最後是憂憂救了萊莉耶,憂憂發出訊號讓爸爸媽媽知道,對外求救才能解決問題啊。』我假裝自言自語。
『對啊,可是她們還是很希望樂樂回來想辦法。』妹妹再度開口。
『那是因為憂憂、怒怒、驚驚只要情緒一來就覺得事情完蛋了,只有樂樂一直覺得還有辦法沒有放棄啊,所以後來也是樂樂發現只有憂憂才有辦法。』說這段的時候,我心想剛剛妹妹的回話還真像憂憂的台詞。
『媽媽,那要怎樣叫大腦換人值班?』妹妹開口問。(電影中值班的就是負責操控情緒的。)
『我想每個人的個性就是主要值班的那個人,想要換人當然可以啊,只要想像一下別的情境,或是想像一下妳有甚麼”島”,說不定就可以換人操作了。』劇中的每個小島象徵著每種特殊情境或關係。
『喔,那我大概知道那種意思了。』
『媽媽也想跟妳說,我從這部電影中知道憂憂厲害的地方了,下次我也要練習跟憂憂一樣陪小彬彬說話,讓小彬彬不難過。』事後證明我不該說這段的。
『媽,妳講到小彬彬,我現在又想哭了,小彬彬被忘記了好可憐啊~~』我千不該萬不該提到她的哭點。
『喔喔,那我現在要跟憂憂學習,這樣好了我們回家翻相本,看看你的大腦裡面有沒有像小彬彬這樣的角色,我們一起努力記住它,這樣就不會忘記了。』
妹妹聽完點頭如搗蒜。
這部片比較適合小學以上的孩子,當然大人更應該看。運用簡單的故事把各種複雜情緒和記憶的關聯講清楚,並用圖像具體地跟孩子說故事,誰說商業片沒有好片?這簡直就是為大人量身打造的教養工具啊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最後還是打書一下:
『被禁止的事--所有不可以,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』
博客來: http://goo.gl/dfRUvZ
8/16下午兩點,金石堂城中店3樓,我們見面吧!